復活日後第一天的經課,出埃及記與詩篇的經文都聚焦在神子民頌唱上帝得勝的凱歌:
米利暗回應他們:「你們要歌頌耶和華,因他大大得勝,將馬和騎馬的投在海中。」
— 出 15:21
耶和華是我的力量,是我的詩歌,他也成了我的拯救。
在義人的帳棚裏,有歡呼拯救的聲音,耶和華的右手施展大能。
— 詩 118:14-15
當然,人能夠這樣歌頌,是因為他們真實地經歷上帝的得勝。但是在未經歷「得勝」之前,人口中所出的,是哀求與埋怨的聲音:
他們(以色列人)對摩西說:「難道埃及沒有墳地,你要把我們帶來死在曠野嗎?你為甚麼這樣待我們,將我們從埃及領出來呢?我們在埃及豈沒有對你說過,不要攪擾我們,讓我們服事埃及人嗎?因為服事埃及人總比死在曠野好。」
— 出 14:11-12
以色列人在未過紅海之前,他們看到的只有法老的馬車軍兵和自己的手無寸鐵,他們完全沒有辦法想像摩西和他背後的上帝能如何拯救他們脫離法老的追趕。
匠人所丟棄的石頭已成了房角的頭塊石頭。
這是耶和華所做的,在我們眼中看為奇妙。
— 詩 118:22-23
在詩人的敵人眼中,詩人和以色列只是「匠人所丟棄的石頭」。其實不單是外邦人輕視以色列,連以色列人也可能覺得匠人(上帝)已經丟棄他們。
但就是在哀求與埋怨的聲音中、在「不能想像」之中,上帝使以色列人越過紅海、以水淹沒法老的軍兵、使那石頭成為房角的頭塊石頭。經歷這一切的人,只能感嘆說:這是耶和華所做的,在我們眼中看為奇妙(根本難以明白/想像)。
耶穌復活同樣是這樣的一回事,儘管耶穌多次向門徒預言自己的復活,在未曾經歷復活之前,門徒不明白、也不能想像復活是怎樣的一回事。但他們已經經歷了!他們目睹了空墳墓、看見了那向他們顯現的基督。
對保羅來說,復活是已發生的事實,而他更把復活的主體(subject)從耶穌擴展至每一位信徒 —「你們已經與基督一同復活」(西 3:1)。
⋯因為你們已經脫去舊人和舊人的行為,穿上了新人⋯
— 西 3:9-10
我們已經丟棄那順服地上肢體的舊人,得着神所創造的新人(new self)。這是上帝使我們與基督一同復活的具體表現。我們有沒有活在一些罪、沉溺和成癮之下而覺得自己沒有可能改變?我們或許不能想像神已經給我們穿上了新人⋯但保羅藉着基督的復活提醒我們,復活是已經發生的事實,而因為你是「與基督在一起」(with Christ),你也是復活的主角(subject)!今天你不只能夠想像,更有能力「治死」、「棄絕」、「脫去」你生命中的罪與捆綁。就讓我們一起參與在米利暗與詩人的頌唱中,高舉上帝的得勝:
給我敞開義門,我要進去稱謝耶和華!
這是耶和華所定的日子,我們在其中要高興歡喜!
— 詩 118:19, 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