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想操練每天寫一些文字,而我覺得復活節後是一個很好的時間。復活節前的預苦期,在基督教圈子中,不同人都會分享靈修材料,也會鼓勵信徒禁食(或禁戒不同的享受),是一個很強調操練與建立與神關係的時間。受苦節、聖周六、復活節 — 不同的聚會、默想、儀式,也是受浸的旺季⋯預苦期四十天的操練完了,忙碌的復活周末過後,我們的生命⋯是否又打回原形?沒錯在教會年曆中,剛過去的復活日(Easter Sunday)的確是最重要的高峰,但復活節不只是一天,而是一個長達五十天的節期(Eastertide, the Season of Easter)。我們都重視主耶穌的復活,但或許我們容易忽略且現在要更多思考的是,復活的基督如何成為我們在這五十天,甚至往後更長日子的力量?復活已經成為事實(fact),而我們要讓這事實成為改寫我們生命的真理(truth)。
我們藉着出埃及記的經課 — 摩西的詩歌 — 繼續歌頌上帝的得勝。詩歌的主角當然是救以色列出埃及的上帝,但每當以色列人肯定上帝的拯救,同時地,他們也是在肯定自己神子民的身份。
你以慈愛引領你所救贖的百姓;你以能力引導他們到你的聖所。
⋯耶和華啊,因你膀臂的大能,他們(外邦人)如石頭寂靜不動,
等候你百姓過去,等候你所贖的百姓過去。
你要將他們領進去,栽在你產業的山上⋯
— 出 15:13, 16-17
這不是因為以色列人驕傲,讚美自己有任何過人之處而讓上帝讓萬族中選召他們。在揀選和拯救的事上,他們是被動的,他們可以做的,就是經歷上帝的拯救然後讚美祂。而在讚美的過程,他們肯定自己是上帝「所救贖的百姓」。同樣,每當我們讚美那復活的基督,我們是在肯定自己的身份 — 「神的選民,聖潔、蒙愛的人」(西 3:12)。
這不代表我們可以繼續「被動地」生活,既然我們清楚知道這寶貴身份,我們就要與基督一起活出相對應的生命。在正正是歌羅西書經課的提醒:
所以,你們既是神的選民,聖潔、蒙愛的人,要穿上憐憫、恩慈、謙虛、溫柔和忍耐。倘若這人與那人有嫌隙,總要彼此容忍,彼此饒恕;主怎樣饒恕了你們,你們也要怎樣饒恕人。除此以外,還要穿上愛心,因為愛是貫通全德的。你們要讓基督所賜的和平在你們心裏作主,也為此蒙召,歸為一體。你們還要存感謝的心。當用各樣的智慧,把基督的道豐豐富富的存在心裏,用詩篇、讚美詩、靈歌,彼此教導,互相勸戒,以感恩的心歌頌神。你們無論做甚麼,或說話或行事,都要奉主耶穌的名,藉着他感謝父神。
在這段教導中,最吸引我的是「你們要讓基督所賜的和平在你們心裏作主」。作主(βραβεύω)這個動詞在新約聖經中只在這裏出現過,而在其他著作中這個字是「作(運動競賽的)球證或規矩」的意思 。復活的主已作王,他也作我們生命的球證。「基督的和平」是怎樣的規矩?是非暴力的政治取態?是十字架上的被罵不還口?是消滅猶太人和外邦人冤仇的力量?在我們的處境中,我們又要如何跟從呢?
你是神的選民,聖潔、蒙愛的人,這事實如何讓你的生活有一點的不一樣?你要踢一場怎樣的球賽?